麗江radio【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一顆童心·寒露】含若含蜜幼兒園:邂逅秋光,擁抱自然!

2024-10-08 12:39:29 閱讀量5029 字數(shù)3321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同上一堂白露習俗課。(楊超 攝)


寒露深秋夜長天,

水結珠兒百草間。

荷花雖破葉千面,

明日清晨采藕蓮。 

當涼爽的秋風漸漸染上絲絲寒意,寒露這位美麗的節(jié)氣小精靈,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大家的身邊。在古城區(qū)含若含蜜幼兒園,小可愛們開啟了一場超級有趣的寒露大冒險……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在習俗課上積極互動。(楊超 攝)

裊裊寒風動,凄凄寒露凝
Cold Dew

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span>老師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帶領著孩子們一同走進寒露的神秘世界。 寒露節(jié)氣,集天地之精氣的露珠,冷寒而將欲凝結,放出微微的寒光,簡直就像小精靈灑下的魔法光芒。孩子們對寒露這個節(jié)氣充滿了好奇,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走進美自壹丘田農(nóng)場探尋節(jié)氣奧秘。(楊超 攝)

摘寒露,探索自然寶藏。小可愛們蹦蹦跳跳地走進蔬菜大棚,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庫。寒露時節(jié),絲瓜成熟,它可是從夏季一直陪伴大家到秋季的好朋友。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走進蔬菜大棚采摘絲瓜。(楊超 攝)

孩子們親手采摘絲瓜,感受著大自然從涼爽向寒冷過渡的奇妙變化。在這個美好的節(jié)氣里,大自然會給我們帶來好多驚喜,就像絲瓜的成熟,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走進蔬菜大棚采摘絲瓜。(楊超 攝)

秋風呼呼吹,蟹腳癢癢啦。在寒露節(jié)氣,螃蟹變得超級肥美。孩子們瞪大眼睛,仔細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發(fā)現(xiàn)它們的身體左右對稱,好神奇!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同上一堂繪畫課。(楊超 攝)

繪寒露,綻放創(chuàng)意火花。孩子們拿起毛筆、畫紙,像小藝術家一樣,畫出一個個可愛的小螃蟹。這些小螃蟹就像是孩子們心中的小精靈,充滿了童趣和創(chuàng)意。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同上一堂繪畫課。(楊超 攝)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需多食用芝麻等柔潤食物,少食辛辣之物。古人云:“秋之燥,食麻以潤燥?!?因此,寒露節(jié)氣有 “吃芝麻” 的習俗。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準備芝麻等食材。(楊超 攝)

小朋友們圍在柴火灶旁,眼睛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老師輕輕地劃著一根火柴,火苗 “嗖” 地一下躥了起來,就像一個歡快的小精靈。鍋具在火苗的溫暖下,慢慢地熱了起來。小朋友們靜靜地看著,感受著這溫暖的氣息,仿佛能聽到鍋具在悄悄訴說著接下來的美味故事。他們知道,這小小的火苗,將為美味的芝麻糊開啟一扇神奇的大門。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準備燒火炒制芝麻。(楊超 攝)

終于到了炒制芝麻的時候!小朋友們興奮地看著老師把芝麻倒入鍋中。小火苗溫柔地舔著鍋底,芝麻在鍋里歡快地跳躍著。小朋友們拿起小鏟子,小心翼翼地不斷翻炒著芝麻,就像一群小廚師在施展魔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芝麻漸漸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顏色也變得香脆變色。那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小朋友們?nèi)滩蛔∩钌畹匚豢跉?,仿佛已?jīng)品嘗到了美味的芝麻糊。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炒制芝麻。(楊超 攝)

炒好的芝麻冷卻后,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磨制芝麻糊的環(huán)節(jié)。他們把芝麻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石磨中,小手握住石磨的把手,用力地轉動起來。看著芝麻和材料在石磨中慢慢變成細膩無顆粒的糊狀物,小朋友們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創(chuàng)造一份美味的禮物。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磨制芝麻糊。(楊超 攝)

磨好的糊狀物被小心翼翼地倒入鍋中,加上水和冰糖。小朋友們圍在鍋邊,看著鍋里的糊狀物在中小火的煮制下,慢慢地變得濃稠冒泡。那香氣越來越濃郁,讓人垂涎欲滴。終于,美味的芝麻糊煮好了!小朋友們端起小碗,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芝麻糊。那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幸福的笑容綻放在每一個小朋友的臉上。他們還互相分享制作心得與感受,有的說:“我覺得炒芝麻的時候好有趣呀!” 有的說:“磨芝麻糊可累了,但是很值得?!?在這溫馨的氛圍中,小朋友們不僅品嘗到了美味,還收獲了友誼和快樂。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品嘗芝麻糊。(楊超 攝)

“白露種蔥,寒露種蒜?!?nbsp;在寒露的微風中,小朋友們圍在一起,眼睛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老師拿出了大蒜實物。小朋友們立刻被吸引住了,紛紛湊上前去觀察。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在蔬菜大棚觀察大蒜。(楊超 攝)

老師詳細地講解并示范種植大蒜的步驟:松土、挖坑、放蒜瓣、覆土、澆水等。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種植大蒜。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準備種植大蒜。(楊超 攝)

終于到了最令人期待的種植環(huán)節(jié)!有的小朋友負責松土,拿著小鏟子輕輕地翻動著泥土;有的小朋友負責挖坑,小心翼翼地用小手指在土里戳出一個個小坑;有的小朋友負責放蒜瓣,輕輕地把蒜瓣放進坑里,就像在安放一個個小寶貝;還有的小朋友負責覆土和澆水,認真地把土蓋在蒜瓣上,然后用小水壺給蒜瓣澆上適量的水。整個種植區(qū)充滿了歡聲笑語,小朋友們在勞動中體驗著種植的樂趣,感受著寒露這個節(jié)氣帶來的生機與希望。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種植大蒜。(楊超 攝)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時到寒露天,捕成魚,采藕芡”。寒露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們利用周末來到田間和果園,去看看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稻谷、紅紅的山楂、圓滾滾的番薯、金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毛茸茸的板栗……秋天的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真是太豐富了!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親近大自然。(楊超 攝)



專家說節(jié)氣

10
08

麗江雪山書院、麗江黎明書院院長和國相。(受訪者供圖)

寒露時節(jié)是中國南北大地上景觀差異最大,色彩最為絢麗的時間;寒露來臨之時,也是楓葉飄紅菊花飄香的時節(jié)到來了;寒露菊芳,清秋多了一縷縷冷香。人們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是一則保健知識諺語,它提醒大家:白露節(jié)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jié)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親近大自然。(楊超 攝)

寒露以后,北方地區(qū)冷空氣已經(jīng)具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基本結束。天氣常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季農(nóng)作物收獲十分有利。大部分地區(qū)的雷暴也已經(jīng)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qū)尚可聽到雷聲。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親近大自然。(楊超 攝)

寒露在農(nóng)歷的重要意義是“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日俗稱重陽節(jié),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老人節(jié)”。由于《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稱作重陽,也叫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還有重九節(jié)、菊花節(jié)等說法。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到了唐代,重陽節(jié)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延襲至今。由于農(nóng)歷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因此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又稱“踏秋”與農(nóng)歷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佩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自魏晉起,人們逐漸重視過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賦詞最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親近大自然。(楊超 攝)

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一顆童心

一年四時

廿四交節(jié)

看日月星辰起落

觀中華文化之美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采摘絲瓜。(楊超 攝)

用天真的雙眼認識四季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期待品嘗芝麻。(楊超 攝)

以童趣和好奇心閱讀民俗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在習俗課上積極互動。(楊超 攝)

每個節(jié)氣都是童心的一次冒險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在老師幫助下,炒制芝麻。(楊超 攝)

一次探索,一次發(fā)現(xiàn)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師生走進蔬菜種植大棚。(楊超 攝)

隨著節(jié)氣的輪回更迭

一顆純真無邪的童心在每一個日子里跳動

充滿好奇與想象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品嘗芝麻糊時觀察身邊的同學。(楊超 攝)

在大自然的舞臺上

我們共同見證

一顆童心如何與二十四節(jié)氣交相輝映

寒露到來,含若含蜜幼兒園學生親近大自然。(楊超 攝)

彩筆繪出繽紛的四季色彩

讓我們一起

跟隨這顆童心

感受四季的韻律

領略自然的魅力

露氣寒冷將凝結



















視頻:趙文立

采編:楊超

責編:趙文立

終審:李霞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nèi)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版權聲明:麗江網(wǎng)網(wǎng)頁所涉及的任何資料的版權均屬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和資料提供者所有。未經(jīng)麗江市融媒體中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麗江網(wǎng)的上述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