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鄉(xiāng)白族火把節(jié)的變遷

2024-07-28 13:45:40 閱讀量24517 字數(shù)2174


九河鄉(xiāng)白族火把節(jié)的變遷


彭加明(古城區(qū))


玉龍縣九河鄉(xiāng)的白族稱火把節(jié)為“富旺舞”,意思是“六月狂歡節(jié)”,它是一個祝福富有、祈求興旺、載歌載舞的節(jié)日。

關(guān)于火把節(jié)的來歷,白族有兩個傳說。

其一是,南詔王皮邏閣為了達到兼并其他5個詔的目的,于某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五日把5位詔主邀請到松明樓祭祖、聚會。酒過數(shù)巡后,皮邏閣點燃松明樓,欲將5位詔主燒死。鄧賧詔主的夫人柏潔夫人預(yù)知南詔王皮邏閣有陰謀,勸丈夫別去參加,而丈夫表示不得不去,于是,她在丈夫的臂上箍了個鐵釧。當她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帶領(lǐng)將士舉著火把星夜趕往松明樓,在廢墟中辨認丈夫尸骨。正當她哭得死去活來時,南詔王皮邏閣卻要娶她做王妃。柏潔夫人假裝應(yīng)允,讓南詔王等到百天后辦完喪事再娶。到了丈夫死后的百日之后,柏潔夫人率兵與皮邏閣展開了殊死激戰(zhàn),但終因力量懸殊,城池被破,柏潔夫人跳海自盡。從那以后,白族人民就把農(nóng)歷六月二十五定為火把節(jié),懷念柏潔夫人。

其二是,開天辟地之初,人類跟別的動物一樣靠野果野味充饑。白族先祖跋達下決心找到供人吃的食物。他走了99天,翻過99座山,蹚過99條河,終于找到觀音。他懇求觀音給人類食物。觀音見他誠心,于是拿出5個小葫蘆和一個大葫蘆并告訴跋達:第一個葫蘆里裝的是蕎種,要撒在高山上;第二個葫蘆里面是大麥種,要撒在半山腰;第三個葫蘆里是秈米種,要撒在大河小溪邊;第四個葫蘆裝的是大豆種,要撒在山腳下;第五個葫蘆里是糯米種,要撒在水田里。大葫蘆里裝的是樹種,要等撒完5個小葫蘆里的種子后,在沒有撒過種的地方播撒。跋達聽后認真撒起種子。他從山頂?shù)缴窖?、河邊、山腳、沼澤,一路撒了五谷種子,別提有多開心了,卻不知道自己把大葫蘆的蓋子弄掉了,等他撒完種子回頭一看,漫山遍野長滿了樹林,他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人們見地上長滿了五谷,高興得連夜打著火把去地里查看。他們沒看到跋達回來,于是,呼喊著跋達的名字到四面八方去尋找,卻怎么也找不到他。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跋達,在農(nóng)歷六月二十五日品嘗跋達給人們帶來的五谷,并點上大火把為跋達指路,希望跋達能夠回到身邊。天黑以后,姑娘和小伙子要舉著火把漫山遍野尋找,老人則圍坐在村中的大火把周圍等著跋達回來,并唱獻給跋達的歌,尊他為“五谷神”。

歡度火把節(jié)。


第一個傳說與《白古通記》的記載相符;第二個是“谷神”的傳說,主要流傳于大理州洱源、劍川一帶,講了稻作的由來、谷神崇拜、谷神祭祀活動。而九河鄉(xiāng)的火把節(jié)兼有這兩個傳說的影子。

現(xiàn)實生活中,九河鄉(xiāng)的白族如何過火把節(jié)呢?以下以中和村為例。

火把節(jié)要用面條供奉、祭奠祖先,全家人也要吃一碗雜菌鮮面。吃過晚飯,小姑娘忙著把從河邊挖來的金鳳花搗碎,焐在手上染成紅指甲,這是為了懷念柏潔夫人;大人在村子廣場中央把一棵10多米高的松樹豎起,用松木、栗木等柴火捆成一個大火把,上面插著預(yù)示豐收的彩色升斗,升斗下懸掛著寫有“五谷豐登”“風調(diào)雨順”的小彩旗,一根根彩線串起的梨果掛滿火把;小伙子手持熊熊燃燒的小火把,背上裝有松香面的挎包,先到祖宗牌位前在火把上撒上一點松香,大人在旁邊念幾句祝福語。下樓后先向長輩拋撒松香,嘴里喊著“恭喜”,長輩回應(yīng)“恭喜”。之后,大家齊聚村里耍火把,整個村子充滿生機與活力。

過一段時間,小伙子高舉著小火把在村道和田野里奔跑吶喊,不時將松香面撒在火苗上。他們似乎在查看谷子的長勢,似乎在滅稻田里的害蟲,又似乎在尋找谷神祈求豐年。大人們在村頭的大火把下鑒賞著今年火把的“火色”,青年人在烘烤自制的孔明燈。只聽有人說聲“起”,孔明燈騰空而起,跨越萬頃良田飛向遠方天際。

去年的火把節(jié),幾個侄子撿來蘑菇,或炒或炸或燒烤,味道美極了。晚餐不僅有祭祖用的面條,更有“八大碗”。晚飯過后開始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各種活動。

大火把。


每個村都豎起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外圍加上麥稈、松枝,頂端安放一面旗。火把在常年要捆扎12臺,閏年要捆扎13臺。頂端的升斗旗幟,旗桿用竹竿串聯(lián)3個紙篾扎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也插著小紙旗,上有“國泰民安”“河清海晏”“太平盛世”“人壽年豐”之類的祝福語;升斗下面掛著梨子、海棠果、花炮、燈具、五彩旗。大火把點燃之前,年輕媳婦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zhuǎn)3圈,以示祛邪得福。而新亡故者之家人則上墳祭祀,在新故者墳前豎上一小火把,表示對逝者的緬懷。


夜幕降臨,老人領(lǐng)頭獻祭品,向大火把打躬作揖。隨后,小伙子將大火把點燃,當懸掛升斗的竹竿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掉下來的升斗。

鄉(xiāng)親們擺起“長街宴”,把新生兒抱到火把樹下接受人們的贊美和祝福。他們有的拿出饅頭、包子,有的拿出燒雞、烤鴨,有的拿出糖果、炒蠶豆、煙、茶,有的拿出美酒,大家歡樂相聚,共敘鄉(xiāng)情。小孩子在散落的火把上跳躍,意味著他們來年將會長高長大。青年人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說是要燎去對方身上的晦氣。夜闌更深,大家到大火把下?lián)煲恍┠咎糠旁诩议T口辟邪。

火把節(jié)的變遷反映出農(nóng)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在生活貧乏的年代,人們不忘古老的傳統(tǒng);在生活富足的時代,人們享受鄉(xiāng)村振興的喜悅。最近幾年,九河鄉(xiāng)政府在火把節(jié)期間組織“富旺舞”白族民俗文化系列活動,不斷豐富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nèi)涵。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白   浩

APP編輯:吳   星

二審:和繼賢

終審:郭俊燕

【版權(quán)聲明】本頁面所涉及的任何資料的版權(quán)均屬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和資料提供者所有。未經(jīng)麗江市融媒體中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復(fù)制、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頁面的任何內(nèi)容。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版權(quán)聲明:麗江網(wǎng)網(wǎng)頁所涉及的任何資料的版權(quán)均屬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和資料提供者所有。未經(jīng)麗江市融媒體中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復(fù)制、轉(zhuǎn)載、摘編、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麗江網(wǎng)的上述內(nèi)容。